公共基础知识:试题综合资料
试题261:道德与法律,都是用以协调人们关系的。当然,两者在协调对象、内容和手段不同,但道德的作用有很大的局限性。可见( )。
A: 道德在协调人际关系的作用已越来越小
B: 在一个社会中,只有法制才能维持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稳定
C: 必须把道德与法制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治理一个社会
D: 只有“以德治国”才能使社会稳定
答案: C
试题262:城市是第三产业的载体或“容器”,而第三产业则是“容器”中的“反应物”。没有城市化的相应发展,则“化学反应”即第三产业就无法高效地进行。因此( )。
A: 城市化进程缓慢,第三产业就发展不起来
B: 第三产业的发展决定着城市化进程
C: 未来城市将只有第三产业即服务业,而第二产业即工业将不复存在
D: 第三产业能大量解决就业问题
答案: A
试题263:一项技术出现或引进之后,自然会产生技术客体即机器等实物和技术主体即操作的人。但仅有主客体还不能构成现实的技术活动。客体和主体只有在人类的物质生产劳动中构成一定的“社会结合”,技术活动才能得以正常运行,才能成为改造自然的现实力量。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社会结合”也就是管理。可见( )。
A: 管理的建立是技术活动得以正常展开的必然要求
B: 技术活动的主体没有管理重要
C: 技术活动的客体没有管理重要
D: 技术可以引进,而管理不可以引进
答案: A
试题264:香港“廉政公署”自1974年成立以来,强力肃贪,共调查2200多件贪污、行贿案件,检控涉案不法政府官员1355人,以香港弹丸之地,调查案件如此之多,涉及人员如此之众,但并未阻碍香港的经济发展与繁荣。可见( )。
A: 反腐败斗争会影响经济建设
B: 反腐败斗争本身是不会影响经济建设的
C: 香港的贪污腐败现象十分严重
D: 香港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其有一支廉洁高效的公务员队伍
答案: B
试题265:某人开始说:“你的这个意见很好,我想大家都会同意。”但是,他接着又说:“你的这个意见很好,我想没有谁不会不同意的。”可见( )。
A: 该人同意这个意见
B: 该人反对这个意见
C: 大家都不反对这个意见
D: 该人说话前后矛盾,无法判断大家的意思
答案: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