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选词填空真题解析
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共40题,参考时限35分钟)
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请开始答题:
1.“诗是不可译的,中国古典诗歌更是不可译的。”爱好古典诗歌的中国人包括不少作家、学者、翻译家常常如是说,语气中带着七分________三分________。然而,话说回来,如果没有翻译,中国古典诗歌如何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呢?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自豪 遗憾 B。无奈 悲伤
C。感伤 埋怨 D。骄傲 惭愧
答案:A
【原文出处】人民日报:《古典诗歌“不可译” 如何走向世界》
2.茶艺与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艺”是指制茶、煮茶、品茶等艺茶之术,“道”是指艺茶过程中所________的精神。有道而无艺,那是________的理论;有艺而无道,艺则无精、无神。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传达 虚浮 B。包涵 虚无
C。贯穿 空洞 D。体现 枯燥
答案选C
【原文出处】《浅谈茶文化、茶艺与茶道》
3.从20世纪90年代“人类基因工程”计划启动之日起,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基因专利争夺战。因为谁拥有专利,就意味着谁就能在国际上获得________基因产业的“王牌”,谁就能拥有今后基因开发的庞大市场。为此,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大量地将阶段性研究成果________申请了专利。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垄断 抢先 B。操纵 独立
C。控制 自发 D。专营 及时
答案选A
【原文出处】《基因专利权》
4.明代工艺品的名字大都先强调年号,然后再强调东西本身。但景泰蓝不是在景泰年间出现,而是在元代就出现了。到了景泰年间,皇家的重视使它________, 因此有了今天这样一个通俗易懂且带有文学色彩的名字——景泰蓝。
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名声大噪 B。享誉中外
C。声名鹊起 D。如日中天
答案选C
【原文出处】中华读书报:《被误解的景泰蓝》
5.五四运动后,许多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人们开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国、看世界,从对各种社会思潮、政治主张和政治力量的________中认真思考,逐步看到西方的种种社会________,开始怀疑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救国方案。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鉴别 弊端 B。甄别矛盾
C。识别 通病 D。辨别现象
答案选A
【原文出处】《李长春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6.世界主要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目前已就发展低碳经济达成共识:以经济发展模式由“高碳”向“低碳”转型为________,通过市场机制下的经济手段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以减缓人类活动对气候的破坏并逐步达到一种互相________的良性发展状态。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目标 协调 B。手段 促进
C。标志 制约 D。契机 适应
答案选D
【原文出处】光明日报:《论低碳消费方式》
7.与先辈不同,这一新生代的中国研究人员不愿意________接受古籍中的描写。在希冀精确追溯中国历史的尝试中,他们所________的是实物、数据以及更为“西式”的方法。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直接 擅长 B。无端 强调
C。被动 依靠 D。全盘 倚重
答案选D
【原文出处】中国日报《考古发现,华夏文明起源于多区域文化中心的发展》
8 。研究发现,睡眠存在障碍与很多疾病有着难以________的联系。有时候通过改善睡眠状态,可连带对另一种疾病的治疗起到________的功效。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区分 釜底抽薪 B。割裂 一石二鸟
C。确认 投石问路 D。分割 正本清源
答案选B
【原文出处】《梦与醒之间的药物魅影》
9.胡蜂在本能的作用下________地营造自己的生活、生育中心,它的巢是________的房子。蔡伦如果在改进造纸术之前目睹过胡蜂的建筑过程启发,无疑便是世界上最早的仿生学家了。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独具匠心 名不虚传 B。自然而然 货真价实
C。兢兢业业 巧夺天工 D。无师自通 名副其实
答案选D
【原文出处】《百科知识》2009年第13期《胡蜂与蔡伦的默契》
10.在现实生活中,做人的学问往往比做事的学问更具有实用价值、更重要也更难掌握。做事仅靠技术就能________,做人则是一门弹性极强的艺术,求的是无法量化和________的分寸感。做事学一次即有毕业的可能,做人要活到老学到老,要一辈子下功夫。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独当一面 学习 B。臻于佳境 复制
C。如鱼得水 把握 D。游刃有余 控制
答案选B
【原文出处】田夫:《位子决定脑子——中国历代王朝更迭原由透析》 之第七节《公义与人情》
11.古训“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与“蝴蝶效应”________,两者都告诫要特别注意初始条件,对微小差别应该保持高度的灵敏度和警觉性。事物发展结果往往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其细微的改变,都会在系统后期出现________,从而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殊途同归 问题 B。大同小异 变异
C。异曲同工 偏差 D。不谋而合 歪曲
答案选C
【原文出处】《蝴蝶效应》
12.对大多数人来说,岗位是个人历练成长的基石。除了极少数的人能________创建自己的事业,大多数人都必须走一条相同的路:在岗位上磨炼,依托________奠定未来事业的基础。
依次填涂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直接 组织 B。主动 团队
C。独立 同事 D。一手 集体
答案选A
【原文出处】《工作对你意味着什么》
13.既然编全集,希望完整地________某一文人学者的形象,正反两方面的资料便都应该保留下来。可说实话,古往今来,经得起这么折腾的人物不是很多,你很认真地为其辑佚、整理,不放过任何________,好不容易弄出全集来,不只没加分,还减分。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描绘 蛛丝马迹 B。还原 一鳞半瓜
C。展现 闲言细语 D。呈现 只言片语
答案选D
【原文出处】陈平原:《大家与全集》
14.“器大者声必闳,志高者意必远。”新闻作品要想成为历史的“宏音”,时代的“响箭”,新闻记者就必须胸怀全局________,深入________新闻的理性力量,使新闻语言具有一种理性美。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高瞻 远瞩分析 B。高屋 建瓴发掘
C。见微 知著彰显 D。由表 及里剖析
答案选B
【原文出处】李明文:《新闻语言的理性美》
15.媒介的诞生是为了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人们使用媒介的独特性也是为了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的生活,这两者本来都有良好的________。然而,科学技术与人类意识发展上的失衡,导致媒介在被过度使用的过程中有时会脱离人的__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出发点 掌控 B。适应性 规划
C。侧重点 控制 D。目的性 约束
答案选A
【原文出处】《媒介化社会的来临与媒介素养教育的三个维度》
16.在确立以夏、商、周为核心的中国上古史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夏商周断代工程”将历谱推定、文献梳理、考古与碳十四测定等课题研究成果加以整合,提出了夏商周年表。尽管这个年表还有不够________之处,但它的提出毕竟标志着中国的上古史已不是________的传说,而是可信的历史了。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细致 子虚乌有 B。精准 虚无缥缈
C。合理 扑朔迷离 D。精确 空穴来风
答案选B
【原文出处】人民日报 :李伯谦——《追寻从未间断的中国文化 新中国考古学发展》
17.成本过高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最大________。就电力而言,风电是最接近商业化的可再生能源,但成本仍然比火力发电高;太阳能发电成本就更高了,是火电的数倍。因而降低成本是可再生能源________化发展的关键。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瓶颈 现代 B。障碍 规模
C。问题 市场 D。阻碍 产业
答案选B
【原文出处】半月谈:《可再生能源直面四大挑战》
18.面对不断出现的消费和产业成长热点,企业的注意力应首先放在寻求高成长产业的“先进入” ________上,以________供不应求阶段的高额利润。而当进入者不断增加,竞争加剧后,企业则应将重点放在低成本为________的价格竞争上,以保住和扩大市场份额。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缺口 垄断 特征 B。前景 瓜分 手段
C。机遇 谋取 基础 D。许可 获取 支撑
答案选C
【原文出处】《三联生活周刊》:《中国制造的模式之变——专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
19.颜真卿“守其正,全其节”的气节备受后世________,人见其书,往往________他的人品。欧阳修称“其字画刚劲独立,不袭前迹,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即使对其楷书有些________的米蒂,也感到颜体具有一种“昂然不可犯之色”。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推崇 联想 微词 B。仰慕 追怀 保留
C。称颂 认同 不满 D。赞誉 映照 非议
答案选A
【解析】通过确定第二空就可以确定正确答案。文中人“见其书”搭配“思其人”。故第二个空应选联想。
20.回到故乡时,发现故乡的传统生活方式正在消亡。村里的人们曾经拥有一个________而完整的精神世界,但是外界的世界改变了这一切。这个村正在________而又急遽地转型,只是生活在其中的人__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美好 不着痕迹 似信非信 B。淳朴 潜移默化 默然无知
C。单一 默不作声 懵懵懂懂 D。封闭 悄无声息 浑然不觉
答案选D
【原文出处】出自《乡土中国与乡村教育》之陈壁生的《遗失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