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易混淆的法律题系列8(精解)
1、下列哪些案件不能适用特别程序( )
A: 选民资格案件
B: 两人以上对财产所有权的归属有争议的案件
C: 认定财产无主案件
D: 宣告公民失踪或宣告公民死亡案件
【答案】B 民事诉讼法 第十五章 特别程序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一百六十条 人民法院审理选民资格案件、宣告失踪或者宣告死亡案件、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和认定财产无主案件,适用本章规定。本章没有规定的,适用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2、 某公民某一文学作品在其死亡后,根据著作法的规定( )。
A.该作品修改权由其继承人所有
B.该作品的修改权由国家所有
C.该作品的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在法律规定的保护期内,由其继承人所有
D.该作品著作权中的人身权利经过50 年后将不受保护
【答案】C 修改权属于著作权中的人身权,只属于著作权人。AB错,D项中人身权利仍然受保护,且著作权保护的50年表述应为著作权人死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3、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下面对“纳税人”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只要负有直接纳税的义务,就是纳税人
B.纳税人包括所有法人和自然人
C.纳税人是由税法和企业或个人所处的经济地位决定
D.不同的税种有不同的纳税人
【答案】B 【解析】根据我国《税收征管法》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纳税人在有的法律、行政法规中称为纳税义务人,即直接对国家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这里的单位包括法人企业,也包括非法人企业。不同税种的纳税人是由课税对象的性质决定的,由各个税种的专门税法分别规定各该税种的纳税义务人。可见纳税人的范围是由法律法规限定的,而不能笼统地说“包括所有法人和自然人”。故选B。
4、 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有权决定的人选不包括()。
A秘书长
B审计长
C财政部部长
D国务委员
【答案】D 宪法中第六十七条第九款规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部长、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这里不包括副总理、国务委员
5、下列哪种认识上的错误最有可能排除某种犯罪的故意?()
A.法律上的认识错误
B.对象认识错误
C.手段认识错误
D. 客体认识错误
【答案】D 选项A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的法律性质有不正确的理解。这种情况,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依法判定,不因主观上的认识错误而发生变化,因此排除A项。如果行为人对犯罪行为对象认识的错误,但是对犯罪客体认识没有错误,则对刑事责任不会发生任何影响,据此,排除B。手段上的认识错误不影响罪过成立,但是如果危害行为结果没有发生,行为人只负犯罪未遂的刑事责任,可以排除C项。如果客体认识错误则要依据行为人主观认识的客体种类定罪。比如,甲认为乙包中藏有财物实施抢劫,而乙包中实际藏有手枪,据此应排除甲抢劫枪支罪的故意,即应当认定甲构成抢劫罪,而非抢劫枪支罪。因此,D应选。
6、甲公司要运送一批货物给收货人乙公司,甲公司法定代表人丙电话联系并委托某汽车运输公司运输。汽车运输公司安排本公司司机刘某驾驶。运输过程中,因刘某的过失发生交通事故,致货物受损。乙公司因未能及时收到货物而发生损失。现问,乙公司应向谁要求承担损失?
A.甲公司
B.丙
C.刘某
D.汽车运输公司
【答案及解析】A 乙公司的损失是由于甲公司没有履行给付义务而造成 且货物交付以前灭失的风险由甲承担 乙公司的损失应由甲公司负担 甲公司可以向运输公司追偿
7、甲将其电脑借给乙使用,乙却将该电脑卖给丙。依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下列关于乙丙之间买卖电脑的合同效力的表述哪一是正确的?
A.无效
B.有效
C.效力待定
D.得变更或撤销
【答案及解析】:C 本题考效力待定合同。《合同法》第132条第1款规定:“出卖的标的物,应当属于出卖人所有或者出卖人有权处分。”第51条规定:“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在获得追认或者取得处分权之前,合同效力尚未确定,称为效力待定。
8、 高中生钱某于1980年9月2日出生。1998年6月1日在校将同学李某打伤,致其花去医药费2000元。钱某毕业后进入一家炼钢厂工作。1999年2月,李某起诉要求钱某赔偿医药费。该民事责任应由谁承担?
A.钱某承担,因钱某诉讼时已满18周岁,且有经济能力
B.钱某之父承担,因钱某在侵权行为发生时末满18周岁,没有经济能力
C.主要由钱某之父承担,钱某适当赔偿
D.主要由钱某承担,钱某之父适当赔偿
【答案及解析】:A 本题考限制行为能力人致损的责任承担。《民通意见》第161条第1款:“侵权行为发生时行为人不满18周岁,在诉讼时已满18周岁,并有经济能力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行为人没有经济能力的,应当由原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