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安徽公务员面试热点: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2012年的安徽公务员的面试时间安排在6月9、10、11日进行,距离面试时间还有半个月,在这半个月的时间里,考生需要贮备知识能量,调整心理状态。安徽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ahgkw.org/)为考生准备了面试热点辅导,帮助考生贮备热点能量,做好面试准备工作。
【背景资料】
4月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道”曝光了通化金马、修正药业等9家药企13种胶囊药品铬超标。其中部分药品使用的空心胶囊,来自浙江新昌县,该地胶囊生产原料来自河北学洋明胶厂。
央视节目播出3小时后,学洋明胶厂突然“失火”,相关票据文件化为灰烬。这一销毁证据的行为,使“明胶”事件升级。
次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叫停13批次胶囊药品。4月21日,卫生部要求暂停使用9家药企胶囊药品,并要求召回13批次产品。
事件发生后,学洋明胶厂所在的河北阜城县强拆了数十明胶作坊。浙江新昌全县43家胶囊企业停产整顿。
【原因分析】
1.法制观念沉落,受利益驱使
部分制药企业社会责任缺失,道德诚信度低,公司内部管理差,企业的法制观念淡薄,正确利益观缺失,违法使用工业用品代替药用辅料,企业的违法行为是导致事件发生的最主要因素。
被曝光的通化金马的清热通淋胶囊,毛利率高达78.10%,但还是要选购低劣胶囊。据了解,正规明胶胶囊生产一粒的成本是1分多,而皮革明胶的成本只有2厘,如此巨大的成本差距,是多家药企愿意选用皮革明胶胶囊以降低生产成本的原因。
2.问责机制不健全
行政问责制缺乏系统的、规范性的制度规范,随意性较大。这也导致出现责任后,责任主体不明朗,责任程度界定不清,问责力度薄弱、范围狭窄,最终导致影响问责效果。京佳教育范非凡老师认为这是危害食品安全的根本原因之一。
早在2004年,央视就曝光过河北阜城县古城镇工业明胶大量流入各种食品行业的丑闻。彼时,李华一正好是古城镇的党委书记;8年后,当阜城县的工业明胶再次被曝光,李华一已经升任副县长。这至少透露出两点信息:一是责任官员非但没有因为事件曝光而被问责,反而继续升官;二是同样的问题非但没有因为被曝光而得到彻底整治,反而愈发严重愈发泛滥。在一个正常的问责制度里,出现毒胶囊这样严重危害国民健康的重大事件,应该有官员因为羞愧而引咎辞职,也应该有官员被严厉问责甚至追究刑事责任。可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有江西上饶市弋阳县质监局城南分局分局长胡某被停职。
3.监管缺位
在监管部分,缺少为民的行政意识,与黑心商家形成了利益共同体,行政“不作为”“胡作为”“乱作为”是造成此类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事件从检举、揭发到检验都非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进行。举报的是媒体,检验部门是个研究单位,药监局也是在媒体报道后才知道的。
4.处罚力度低,助力不良企业的违法行为
处罚力度致使不良企业违法成本低,这是造成食品药品安全的直接源头。中国侨联海外委员陈军在微博上发布了对“毒胶囊若发生在美国后果将会如何”的四条设想。这四条设想是:“FDA(食品药物管理局)负责人立刻辞职,以玩忽职守罪被起诉;所有问题药品全部召回;药厂股票一泻千里,宣告破产;当事人立刻被捕,不得保释,以最严厉的罪名起诉。”但与之相比,国内不法企业昧着良心生产有毒有害产品,“犯事儿”之后的处罚成本却极低。企业的‘违法’和‘被惩罚’之间并无必然性,其惩罚力度与事件恶性程度也并不等价。这样一来,就不能避免有人为了利益铤而走险。
【解决方法】
要保障食品药品不再出现类似事件,保障民众饮食用药安全,需要我们从宣传、制度建设、机制完善及处罚力度上,下狠功夫,重点抓落实。
1.多种形式、多种方式采取切实有效的宣传手段,加强对企业利益观的宣传引导,同时加强对企业法制观念的宣传力度,提升企业的法律知识。形成良好的利益观和发展观,提升企业的责任意识与社会公德之心,合理合法盈利。另一方面还应加强对消费者的宣传与引导,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营造全民监督的氛围。
2.相关立法部门应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尽快完善现行的食品药品市场运营机制,明确监管部门、商家、消费者等社会主体的责任;明晰处罚方式及处罚措施,指导我国食品药品行业健康发展。
3.健全问责机制。建立系统性的、规范性的、行政问责制,避免责任主体不明朗,责任程度界定不清,问责力度薄弱、范围狭窄,最终导致影响问责效果。明确政府监管部门、媒体、消费者问责方式,切实解决消费者维权渠道窄、维权成本高的困境,形成全社会的监督氛,切实保障民众食品药品安全。
4.强化处罚力度,树立政府威严。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大对于食品药品安全事件的处罚力度,避免“临时工”式处罚,强化不良商家的违法成本;同时,及时公布处理结果,接受民众监督,增强政府的公信力。
推荐阅读:
2012年安徽公务员面试热点:加强校车监控
【背景资料】
4月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道”曝光了通化金马、修正药业等9家药企13种胶囊药品铬超标。其中部分药品使用的空心胶囊,来自浙江新昌县,该地胶囊生产原料来自河北学洋明胶厂。
央视节目播出3小时后,学洋明胶厂突然“失火”,相关票据文件化为灰烬。这一销毁证据的行为,使“明胶”事件升级。
次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叫停13批次胶囊药品。4月21日,卫生部要求暂停使用9家药企胶囊药品,并要求召回13批次产品。
事件发生后,学洋明胶厂所在的河北阜城县强拆了数十明胶作坊。浙江新昌全县43家胶囊企业停产整顿。
【原因分析】
1.法制观念沉落,受利益驱使
部分制药企业社会责任缺失,道德诚信度低,公司内部管理差,企业的法制观念淡薄,正确利益观缺失,违法使用工业用品代替药用辅料,企业的违法行为是导致事件发生的最主要因素。
被曝光的通化金马的清热通淋胶囊,毛利率高达78.10%,但还是要选购低劣胶囊。据了解,正规明胶胶囊生产一粒的成本是1分多,而皮革明胶的成本只有2厘,如此巨大的成本差距,是多家药企愿意选用皮革明胶胶囊以降低生产成本的原因。
2.问责机制不健全
行政问责制缺乏系统的、规范性的制度规范,随意性较大。这也导致出现责任后,责任主体不明朗,责任程度界定不清,问责力度薄弱、范围狭窄,最终导致影响问责效果。京佳教育范非凡老师认为这是危害食品安全的根本原因之一。
早在2004年,央视就曝光过河北阜城县古城镇工业明胶大量流入各种食品行业的丑闻。彼时,李华一正好是古城镇的党委书记;8年后,当阜城县的工业明胶再次被曝光,李华一已经升任副县长。这至少透露出两点信息:一是责任官员非但没有因为事件曝光而被问责,反而继续升官;二是同样的问题非但没有因为被曝光而得到彻底整治,反而愈发严重愈发泛滥。在一个正常的问责制度里,出现毒胶囊这样严重危害国民健康的重大事件,应该有官员因为羞愧而引咎辞职,也应该有官员被严厉问责甚至追究刑事责任。可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有江西上饶市弋阳县质监局城南分局分局长胡某被停职。
3.监管缺位
在监管部分,缺少为民的行政意识,与黑心商家形成了利益共同体,行政“不作为”“胡作为”“乱作为”是造成此类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事件从检举、揭发到检验都非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进行。举报的是媒体,检验部门是个研究单位,药监局也是在媒体报道后才知道的。
4.处罚力度低,助力不良企业的违法行为
处罚力度致使不良企业违法成本低,这是造成食品药品安全的直接源头。中国侨联海外委员陈军在微博上发布了对“毒胶囊若发生在美国后果将会如何”的四条设想。这四条设想是:“FDA(食品药物管理局)负责人立刻辞职,以玩忽职守罪被起诉;所有问题药品全部召回;药厂股票一泻千里,宣告破产;当事人立刻被捕,不得保释,以最严厉的罪名起诉。”但与之相比,国内不法企业昧着良心生产有毒有害产品,“犯事儿”之后的处罚成本却极低。企业的‘违法’和‘被惩罚’之间并无必然性,其惩罚力度与事件恶性程度也并不等价。这样一来,就不能避免有人为了利益铤而走险。
【解决方法】
要保障食品药品不再出现类似事件,保障民众饮食用药安全,需要我们从宣传、制度建设、机制完善及处罚力度上,下狠功夫,重点抓落实。
1.多种形式、多种方式采取切实有效的宣传手段,加强对企业利益观的宣传引导,同时加强对企业法制观念的宣传力度,提升企业的法律知识。形成良好的利益观和发展观,提升企业的责任意识与社会公德之心,合理合法盈利。另一方面还应加强对消费者的宣传与引导,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营造全民监督的氛围。
2.相关立法部门应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尽快完善现行的食品药品市场运营机制,明确监管部门、商家、消费者等社会主体的责任;明晰处罚方式及处罚措施,指导我国食品药品行业健康发展。
3.健全问责机制。建立系统性的、规范性的、行政问责制,避免责任主体不明朗,责任程度界定不清,问责力度薄弱、范围狭窄,最终导致影响问责效果。明确政府监管部门、媒体、消费者问责方式,切实解决消费者维权渠道窄、维权成本高的困境,形成全社会的监督氛,切实保障民众食品药品安全。
4.强化处罚力度,树立政府威严。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大对于食品药品安全事件的处罚力度,避免“临时工”式处罚,强化不良商家的违法成本;同时,及时公布处理结果,接受民众监督,增强政府的公信力。
推荐阅读:
2012年安徽公务员面试热点:加强校车监控
点击分享此信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