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语句表达(10)
A.课程的调整不仅来自于课程的结构变革,还来自课程实施者对课程具体内容的选择、设计和解读。
B.雅典奥运会上,七名大力士因服用兴奋剂被责令回国不得参加比赛。
C.国务院决定免征关税和进口增值税的目的和意义,在于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鼓励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其更趋完善。
D.只有学有收获的学生,才会对该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他们对这类事情的处理,往往采取长期保密或语言不详、不令公众(明晓)的方式。
从给出的四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替换括号内的词语,使原句的意思保持不变。( )
A.通晓
B.知晓
C.明确
D.明白
________。历史证明,哪怕是最有效率的万能政府,实际上也不可能全面介入管理每一个家庭或者宗族的具体生活,正如大脑不能指挥身上的每一个细胞的具体活动一样。
填人上面横线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家庭是国家和社会的细胞
B.人类历史的发展和家庭是分不开的
C.家和万事兴
D.正是一个个不起眼的家庭组成了大社会
A.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B.媒体的生命力在于是否为读者奉上丰富、新颖、优质的精神食粮。
C.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D.在专业研究、实验方面有优势的单位,有派出讲学人员、接受访问学者、举办训练班以及对其他协作单位提供帮助的义务。
王尔德说,过去书是由文人来写,大众阅读,现在书由大众来写,无人阅读,这话在今天还能让人点头称是。虽然王尔德以后,一个多世纪之中人类世界又产生了无数的畅销书, ,但我们都心知肚明,王尔德此处的“阅读”,可不是茶余饭后,娱乐至死的意思,反而有点像中国人说的“皓首穷经”,至少也要先有个开卷获益的资格。
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是( )。
A.有无数畅销书作家冉冉升起
B.又产生了无数的畅销书作家
C.有无数年轻作家冉冉升起
D.又产生了无数的年轻作家
【答案与解析】
1.答案:
解析:
本题为病句辨析,ACD三项都不是病句,只有B项有语病。因为B选项是歧义句,语意不明,可以理解为两种意思:“大力士不能参加雅典奥运会,但可参加自己国内的比赛”;“大力士现在可以参加雅典奥运会,但回国后不能参加自己国内的比赛”。故本题正确选项为B选项。
2.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词语替换能力。
“明晓”指明白、知道;“通晓”指了解、精通;“知晓”指知道、晓得;“明确”指清晰明白而确定不移;“明白”指了解、明确。“明晓”重在“晓”,因此A、B项词义与之最近。而“通晓”和“知晓”区别在于“通”和“知”,结合语境可知,公众对于这类事情不可能精通,最多是知道,因此“知晓”最恰当。故正确答案为B。
3.答案:
解析:
根据“历史证明”一词可知,空格处与下文构成的是前者的概括、后者具体阐释的总—分关系。材料叙述的是政府和家庭的关系,那么空格处也应当涉及到这两个主体;再看“正如大脑......细胞......”,A选项也以“细胞”比喻家庭,上下文形成呼应,因此为最佳选项为A。B、C项和材料观点联系不大,D项在主体关系以及上下文统一上不及A项恰当。故正确答案为A。
4.答案:
解析:
A、B、C都犯了一面对两面的错误,A项“提高”对“是否”,B项“生命力”对“是否”,C项“能否”对“意义”,只有D正确
5.答案:
解析:
此题属于语句填空题。
由于B项“又……又……”的结构表示几种情况或几种性质同时存在,但是畅销书和畅销书作家之间显然不是共时的关系,一般是由书畅销了,写书的人才能称为畅销书作家,有先后因果顺承的意思。故这里用“又……又……”不妥,所以A、B两个近似意思选项中A项准确。
此外,本文没有强调“作家是否年轻”的问题,可以据此排除C、D项。故正确答案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