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网 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安徽公务员考试网 >> 安徽公务员行测资料 >> 言语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8)

发布:2015-06-30    来源:安徽公务员考试网 字号: | |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你曾经在白天看过星星吗?当你蹲了太久又起身太快,或者刚好被球场上飞来的足球砸中脑袋,那你就一定看见过或经历过“眼冒金星”的感觉。这个现象有个学名,叫做“压眼闪光”。
  >你也许发现了,看见“金星”跟看见别的东西不太一样;即使你闭上眼睛,冒出来的星星也不会消失不见,不过你可能不知道的是,盲人们虽然看不见,却同样会有“眼冒金星”的感觉。这是因为控制双眼闪光现象的是大脑的初级视皮层(俗称作VI区域)。这个区域即使在久经数十年后依然不会受到损伤。
  >既然失去视觉的人不会丧失“看见”金星的能力,那能不能利用这一点帮助人恢复视觉呢?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莱特。希姆博士带着这个念头,对压缩闪光开始了新的搜索。
  >    对于人的压眼闪光现象已有过不少研究,可以肯定的是我们看到的“金星”大致是星星散散分部的点或小圆形,比较暗,白色或彩色都有,但这些有限的了解距离找到视觉恢复方法的目标还差很远,探索过程中较多实验无法直接在人体实行,所以恒河猴的动物作为“替身”很有必要。
  >恒河猴算是实验的常客了,在压眼闪光的研究中心它也是非常理想的研究对象。它们的视觉系统与人类相近,且初级视皮层面积大,无沟回,便于定位和操作,想要继续人类视觉恢复的研究,就先要再恒河猴上进行较为透彻全面的了解,过去的一些研究已经把恒河猴的视野向“金星”出现的位置和初级视皮层对应神经元位置定位,刺激V1的什么位置产生的“金星”会出现在哪里,尽在科学家的掌握之中。
  >但只知道位置还远远不够,想要利用“金星”就像我们还需要知道一些重要信息,恒河猴看到的金星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这就是希勒此处研究的主题。
  >假如猴子会说话,就这个问题就好办多了, 但鉴于我们和这灵长类的亲戚无法进行语言交流,想知道金星的具体特征就需要依靠精巧的实验了。
  >希勒对猴子进行了特殊的训练,使它们在视眼中出现两个点时,目光会移向更大更亮的点时,这个巧妙的训练方法,和猴子目光的移动方向,成为判断“金星”特征的利器。
  >在这个实验中,猴子的视眼会出现一个光点(对照点),接着对照点下方会出现一个光点(实验点),如果猴子的注视方向没有变化,说明实验点比对照点更小或者更暗,如果猴子的目光下移,则说明实验点比对照点更大或者更亮。
  >  通过插入恒河猴V1区域的电极刺激,产生不同大小的“金星”,让它们判断大小。猴子先生在重复70多次实验后,“告诉”实验者们“金星”的大小约为9-26角分,(衡量视眼中光斑半径的单位),并且改变电流大小对“金星”的大小影响不同。
  >   这组实验中,猴子的视眼正中心会预设一个很小的光点(对照点)。而电板激发产生的光点(实验点)在对照点下方,在实验中视野的背景颜色会不停改变。当背景颜色与实验点颜色不同时,猴子可以看到实验点,于是会一直盯着实验点看。一旦视野背景颜色与实验点相同,实验点讲消失,猴子的目光便会上移,看着中心的对照点,每当这时研究人员就会知道激发产生的光点的颜色就为当前的背景颜色。
  >同样经过70多次实验后,研究者发现“金星”其实色彩多变,但总体而言,颜色比较暗淡,都是不饱和色,包括灰暗的粉色,蓝色,绿色,黄色等。不单调的色彩对于视觉恢复是个大好消息,假如技术研发成功,盲人们大有可能看到一个色彩还算丰富的世界。
  1.1.根据上文,用猴子来进行实验的的原因不包括_______。
  A.很多实验无法在人体中进行
  B.猴子的视觉系统与人类相近
  C.猴子的初级视觉层与人类相同
  D.在猴子身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研究成果
  1.2.关于猴子眼中的“金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
  A.改变初级视觉层的刺激对“金星”的大小影响不大。
  B.经过训练,猴子能准确的指出金星的大小和颜色
  C.金星颜色多变,但颜色暗淡
  D.猴子产生“金星“的原理与人类相同
  1.3.对于“压眼闪光”治疗盲人。前的研究速度,下列说法最合适的是_______。
  A.尚处于理论假设阶段
  B.已进入动物实验阶段
  C.已开始临床应用
  D.在动物身上已经实现,等待人体实验
  1.4.根据上文,压眼闪光来治疗盲人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
  A.修复盲人的视网膜
  B.让初级视皮层代替视网膜
  C.让盲人直接看摄像机的图像
  D.让盲人感知到闪光显示的图像
  知识经济的发展无疑给发展中国家带来赶超发达国家的巨大机遇(如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缩短工业化阶段的进程,即发挥后发优势),但同时也使这些国家面临严峻挑战。
  挑战首先来自“知识”这一生产要素本身。经济学家保罗·罗默指出,知识的生产、应用和扩散的效率与知识的积累及人力资本正相关。而正是在这两点,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存在着巨大差距,这种差距虽然使发展中国家在知识的选择和应用方面可以有较大的回旋余地,但同时使得它们与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因位势的不同形成垂直分工的关系,因而处于不利地位,甚至随着新的技术壁垒的形成而造成新的“中心—依附”关系,加大贫富差距。例如,有迹象表明,近30年来,在全球的收入分配方面,情况逐渐恶化。从1960年到1980年代末,世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以购买力平价计算)的基尼系数呈上升趋势,从1960年的44%到1989年的55%。又据统计,世界最富的20%的人口的收入与最穷的20%的人口的收入比从1960年的11.1∶l增加到1989年的17.1∶1。可见,全球增长的好处并没有平均扩散到所有国家,贫富差距还在加大。正如托夫勒所说:“知识的分配比武器和财富的分配更不平等。因此知识(尤其是关于知识的知识)的重新分配更加重要。它能改变其他主要权力资源的分配。”
  挑战更来自自身准备的不足,因为知识经济对于已完成工业化的发达国家而言是生产力发展的自然结果,顺理成章;对于首先要通过工业化改变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则意味着要不甘落后、抓住机遇,就必须将工业化与知识化两步并作一步走。即如果说在上一个百年,后发国家还有可能通过加速工业化过程追赶发达国家,那么在当今新的世纪,由于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以及科技进步转化为经济增长的过程不断加快,后发国家已经没有了从容实现工业化的可能。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显然更加严峻。
  中国正处在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这使得在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加速发展的同时,还必须完成制度的变革,因而任务异常艰巨。
  我们初步实现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目标,正在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与前两步战略相比,第三步战略不是自己和自己的比较,不是要达到“温饱”、“小康”这样相对明确的指标,而是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是一个更加开放的指标,因而也是一个更加艰巨的任务。
  目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没有摆脱传统产业的束缚,经济增长方式仍以外延扩张为主,以消耗稀缺自然资源和污染环境为代价。尽管我们多次强调“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但是,以高技术为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主要的新型经济,还没有成为我国内涵式经济增长方式的主题,就全国范围而言,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不到全国就业人员总数的5%,其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不到15%,以知识密集型为主的服务贸易出口不到全部出口的10%。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不具备发展知识经济的条件。就整体而言,由于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东部沿海地区某些大城市在某些方面还是具有发展知识经济的条件的。
  2.1.
  根据作者的观点,知识经济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挑战主要来自(  )。
  A.知识的生产、应用和扩散的效率与知识的积累及人力资本正相关
  B.发展中国家在知识的积累和人力资本方面落后发达国家
  C.发展中国家面临更多的制度问题
  D.发展中国家自身准备不足
  2.2.
  与知识经济比较而言,工业化经济发展最大的弊端是(  )。
  A.消耗稀缺的资源、污染环境
  B.造成了全球贫富差距过大
  C.形成了技术壁垒
  D.无法拉开发达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
  2.3.
  文中谈到发展中国家从对待机遇的角度看,应当如何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
  A.注意知识的积累
  B.工业化和知识化并进
  C.发展新型经济
  D.快速实现体制改革
  2.4.
  下列说法,文章中没有提到的一项是(  )。
  A.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的核心在于创新
  B.知识经济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
  C.当代经济的发展紧密地依赖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
  D.知识的知识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对其他资源具有强大支配力、控制力、渗透力
  2.5.
  下列对我国的现状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东部广大沿海地区已经具备发展知识经济的某些有利条件
  B.我国只有西部地区还没有摆脱传统产业的束缚
  C.我国西部地区没有以高技术为产业支柱的新型经济
  D.中国部分地区已经初步具备发展知识经济的条件
  class="item-p">谢总事业有成,经营一家拥有五百名员工的科技开发公司。平时忙于做生意,父亲节那天,为一表女儿的孝心,她特设宴为父亲庆贺。
  亲朋好友集聚一堂,喜气洋洋,置身其中年过七十的老父笑得顾不上吃饭。这也是谢总最希望看到的。她走到父亲身边明知故问:“爸爸,你高兴不?
  “高兴,高兴!”老父拍着手掌。
  “为什么高兴?”谢总还想逗父亲开心。
  “因为你生日啊!”父亲大声说道。
  在场的人都听到了,谢总想纠正父亲的话,但欲语又止,[  ]
  自从她的小妹妹出嫁后,家里剩下年老的爸妈,父亲开始不爱说话,不知道什么时候起,他记性变差了,每天到了傍晚时分就打电话给她:“你怎么还不回家?”开头,她不解地反问道:“我没有说过要回家呀!”后来到医院检查得知,父亲得了老年痴呆症。
  父亲什么也记不起来了,只知道天黑的时候催女儿回家,有人请他吃饭,他就觉得那天是女儿的生日。
  看上去,父亲很快乐,因为他把烦心事都忘记了,他甚至把自己也忘记了。但女儿很悲伤,因为即使她呆在父亲身边,父亲仍然会看着门外,问她,她怎么没有回家——这成为他留在脑海里无法实现的最后的记忆,挥之不去。
  一掷万金为父亲庆贺,不如在天黑的时候常回到父亲身边。谢总非常后悔。
  在2005年的父亲节,看到报上一篇《没有父亲的父亲节》的文章,令人想象那些父亲不在身边,或者已经失去父亲的孩子,他们是如何过父亲节的。这样的角度远比在父亲节时请父亲吃饭,或者说声:“父亲,我爱您!”甚至在报上登一则给父亲的贺语,更有意义。
  在“没有父亲的父亲节”里,通过回忆,让父爱洗涤心灵,更能感受到父爱的温暖。与父亲在一起时,我们理所当然地享受着父爱而让父爱迷失了,只有在离开父亲独处的时候,我们才能发现爱与真理,然后更好地回到父亲身边,回到我们的亲人身边,这是爱的好方式。
  回忆是为了思索今天,我们常在失去的时候才会倍感珍惜。但愿,今天的思索能使我们的明天过得更有价值和意义。
  其实,节日本身就是一份礼物。
  3.1.填写在短文[  ]处最恰当的词语是(  )。
  A.心潮澎湃
  B.黯然神伤
  C.犹豫不决
  D.不无遗憾
  3.2.关于谢总的父亲,以下哪种描述是错误的?(  )
  A.以前不爱说话
  B.丧失了正常的记忆
  C.喜欢给女儿过生日
  D.每天催女儿回家吃饭
  3.3.什么事让谢总很后悔?(  )
  A.开公司身不由己
  B.花重金给父亲过生日
  C.过去没有常回家看父亲
  D.没有尽早发现父亲的病情
  3.4.《没有父亲的父亲节》这篇文章留给本文作者的感受是(  )。
  A.失去父亲的孩子非常可怜
  B.父爱留给人们无尽的温暖
  C.过父亲节请客吃饭有意义
  D.儿女要学会向父母表达爱
  3.5.本文作者在文章的最后表达了什么样的愿望?(  )
  A.国家应尽快设立父亲节
  B.每次过节都给父母送礼物
  C.不要忘记过去的幸福生活
  D.珍惜和亲人相聚的每一刻
  所谓热污染,是指现代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排放的废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热污染可以污染大气和水体。火力发电厂、核电站和钢铁厂的冷却系统排出的热水,以及石油、化工、造纸等工厂排出的生产性废水中均含有大量废热。这些废热排入地面水体之后,能使水温升高。在工业发达的美国,每天所排放的冷却用水达4.5亿立方米,接近全国用水量的1/3;废热水含热量约2500亿千卡,足够2.5亿立方米的水温升高10℃
  热污染首当其冲的受害者是水生物,由于水温升高使水中溶解氧减少,水体处于缺氧状态,同时又使水生生物代谢率增高而需要更多的氧,造成一些水生生物在热效力作用下发育受阻或死亡,从而影响环境和生态平衡。此外,河水水温上升给一些致病微生物造成一个人工温床,使它们得以滋生、泛滥,引起疾病流行,危害人类健康。1965年澳大利亚曾流行过一种脑膜炎,后经科学家证实,其祸根是一种变形原虫,由于发电厂排出的热水使河水温度增高,这种变形原虫在温水中大量孳生,造成水源污染而引起了这次脑膜炎的流行
  随着人口和耗能量的增长,城市排入大气的热量日益增多。按照热力学定律,人类使用的全部能量终将转化为热,传入大气,逸向太空。这样,使地面反射太阳热能的反射率增高,吸收太阳辐射热减少,沿地面空气的热减少,上升气流减弱,阻碍云雨形成,造成局部地区干旱,影响农作物生长。近一个世纪以来,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不断增加,气候变暖,冰川积雪融化,使海水水位上升,一些原本十分炎热的城市,变得更热。专家们预测,如按现在的能源消耗的速度计算,每10年全球温度会升高0.1℃—0.26℃;一个世纪后即为1.0℃—2.6℃,而两极温度将上升3℃—7℃,对全球气候会有重大影响
  造成热污染最根本的原因是能源未能被最有效、最合理地利用。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环境热污染将日趋严重。然而,人们尚未有用一个量值来规定其污染程度,这表明人们并未对热污染有足够重视。为此,科学家呼吁应尽快制订环境热污染的控制标准,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防治热污染
  4.1.下列对于“热污染”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热污染”是一种可以污染大气和水体的环境污染
  B.“热污染”的热量来源是工业生产和生活排放的废热,愈是工业发达的国家,“热污染”愈严重
  C.地面水温升高是废热对水体污染的直接表现
  D.“热污染”是由于对能源的利用缺乏先进的技术造成的
  4.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第三段意思的一项是(    )。
  A.在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类消耗的能量,最终只能转化成热,传入大气,逸向天空
  B.由于地表对太阳热能的反射率增高,吸收太阳辐射热减少,使空气流动减弱,从而阻碍了云雨的形成
  C.气候变暖和冰川积雪融化使海水水位上升,原本炎热的城市变得更炎热,造成这些状况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不断增加
  D.按照现在的能源消耗状况,一个世纪后,城市的温度变化要比农村更明显
  4.3.根据对文章的理解,本文最适合的标题是(    )。
  A.城市热污染
  B.不容忽视的热污染
  C.热污染的灾难说
  D.热污染的温室效应
  公文,以其规范的体式、法定的效力,以其体现意志的团体性和所产生作用的强制性,对写作语言的使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公文写作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从公文语言的逻辑性、严密性、准确性上考虑,一般注意区分其与口头语言和书面文学语言的区别。但常常却容易疏忽模糊语言的运用,或者即便使用了,也是在一种潜意识中使用,而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模糊语言。让我们试从语言概念内涵和外延的模糊性与所反映客观事物的模糊性,从语言概念内涵和外延的模糊性与表述需要的模糊性两个相对应上来看模糊语言的实质。模糊语言是一个语言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中那些在内涵和外延上都有不确定性的语言概念。它的最大特点在于客观事物的模糊和语言本身在内涵、外延上模糊的相对应,形成了表述事物的准确性。比如:“全国人民奋勇前进”、“全军上下努力完成”等,其中修饰“前进”的“奋勇”和修饰“完成”的“努力”,其本身在客体上就是模糊性。
  如果在此把它精确化:全国人民用多快的速度前进,全军上下用多大的力去完成,从表象上看是精确的,但实际上是模糊的,问题在于语言上的精确所对应的客体是模糊的。同时有的事物在客体上并不模糊,而为了满足某一种特殊需要在表述上要模糊,这同样是模糊的相对应,只是客体变成了实际需要。比如:“领导一再强调了这个问题,还是没有引起一些人的足够重视。”其中修饰“强调”的“一再”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而这里强调的频率是完全可以精确化的,三次、五次、甚至一百次、一万次,然而表述的目的并不是简单地反映“强调”的频率,而是要反映“强调”的重要性。这样,“一再”就比其他任何能确指的频率在表述效果上都更有力。
  语言模糊不是一个语言概念,而是一种语言现象,是一种对客观事物反映含糊不清的语言现象。其主要的特点是没有形成两种模糊的相对应。一种为客观事物和表述需要是精确的,而表述语言却是模糊的;一种为客观事物和表述需要是模糊的,而表述语言却是精确的。比如:“队伍于某日凌晨三点以后在张家口以南集结。”“人到的差不多了,开会吧!”这里的“凌晨三点以后…张家口以南”和“差不多”都是极其模糊的时间、范围概念,而在这里却是所需要的一个确定的时间和范围概念。这就是客体上和实际表述需要的确定与表述过程的模糊性的相对应。再比如:“这件事发生在大约10年前的某一天。”其中,“10年前”其本身在客体上是模糊的东西,而在表述过程中的“某一天”却把它精确化,这是客体上模糊和表述过程精确化的相对应。无论是哪一种对应,都是反映客观事物模糊而容易产生歧义的语言模糊现象。这种模糊现象在公文写作过程中是绝对要避免的。
  综上所述,模糊语言和语言模糊本质的区别在于是否形成了两种对应,即客观上的模糊、实际表述需要的(  )和表述过程中语言概念的(  )相对应;客体上的精确、实际表述需要的(  )和表述过程中语言概念的(  )相对应。否则,便是语言模糊。
  5.1.
  关于公文“模糊语言”的实质,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模糊语言是反映客观事物中那些在内涵和外延上都有不确定性的语言概念
  B.模糊语言是指客观事物模糊与语言内涵外延模糊相对应,从而表述事物的准确性
  C.模糊语言是指从表象上看是精确的,但实际上是模糊的,即语言上的精确而所对应的客体是模糊的
  D.模糊语言是指表述上的模糊,实际上比其他任何确指的频率在表达效果上都更加有力
  5.2.
  下列对“语言模糊”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语言模糊”是一种对客观事物反映含糊不清的语言现象
  B.“语言模糊”是指客观事物和表达需要是精确的,而表述语言却是模糊的
  C.“语言模糊”是指客体上和实际表述需要的确定性与表述过程的模糊性相对应
  D.“语言模糊”是指某些事物在客体上并不模糊,而为了特殊需要在表述上模糊
  5.3.
  最末一段括号处的四个词语,按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A.模糊 模糊 精确 精确
  B.精确 精确 模糊 模糊
  C.模糊 精确 模糊 精确
  D.精确 模糊 精确 模糊
  5.4.
  下列各句中,属于语言模糊的一项是(  )。
  A.近年来,中国指挥家汤沐海在欧洲一些很有影响的音乐节上频繁演出
  B.海水深度在200米的大陆架,蕴藏的石油有2500亿吨,占地球已知总储量的三分之一
  C.我国将于5月12日到6月10日由本土向太平洋以南纬7度零分、东经171度33分为中心,半径70海里圆形海域内的公海上发射运载火箭
  D.过去十年中,日本对外投资大幅转向东亚,投资中日元贷款比重加大,在日元长期升值的背景下,这会加重偿债负担。
  【答案与解析】
  1.1.答案: C
  解析: C项无中生有,根据第四段和第五段,可以得出ABD。
  1.2.答案: D
  解析: 依据“改变电流大小对“金星”的大小影响不大”,说明A选项正确。依据“当背景颜色与实验点颜色不同时,猴子可以看到实验点”和“猴子先生在重复70多次实验后,“告诉”实验者们“金星”的大小约为9-26角分”说明B选项有合理性。依据“研究者发现“金星”其实色彩多变,但总体而言,颜色比较暗淡”说明C选项正确。因此正确答案为D。
  1.3.答案: A
  解析: 根据“假如技术研发成功,盲人们大有可能看到一个色彩还算丰富的世界”这句话中所使用的“假如”“可能”等词语可以看出,目前只是依据动物实验的一种假设。因此答案为A。
  1.4.答案: D
  解析: 依据文章中“不单调的色彩对于视觉恢复是个大好消息”一句可知,治疗盲人的关键点在于此。加之之前猴子的实验中也着重强调了“闪光点”,因此答案为D。
  2.1.答案: D
  解析:
  此题是细节判断题。
  文章前三段构成总—分结构,先提出知识经济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挑战,接着二、三两段分述挑战来自的两个方面,一个是“知识”这一生产要素本身,另一个是“自身准备的不足”。由表递进的关系词“更”可知,后者是挑战的主要来源,故选D。
  A、B项内容是挑战来自“知识”,并非主要来源;C项“制度问题”并不是文章提到的知识经济对发展中国家的挑战来源。
  故正确答案为D。
  2.2.答案: A
  解析:
  此题是细节判断题。
  文章第六段提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没有摆脱传统产业的束缚,经济增长方式仍以外延扩张为主,以消耗稀缺自然资源和污染环境为代价”。根据上下文可知,发达国家注重的是知识经济,而我国的“传统产业”是工业化经济。由此可知,后半句话就是工业化经济与知识经济相比的弊端,A项正确。
  B项是知识经济和工业化经济都会遇到的问题;C项是知识经济的弊端;D项不是工业化经济的弊端,而是发展知识经济所面临的挑战。均不选。
  故正确答案为A。
  2.3.答案: B
  解析:
  此题是细节判断题。
  由文章第三段“对于首先要通过工业化改变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则意味着要不甘落后、抓住机遇,就必须将工业化与知识化两步并作一步走”可知,B项内容正确。
  A、C、D三项都不是从对待机遇的角度应采取的应对方法,均不选。
  故正确答案为B。
  2.4.答案: B
  解析:
  此题是细节判断题。
  文章中说知识经济的发展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挑战,并不是说知识经济具有负面效应,所以B项“负面效应”表述错误。
  A项可以第二段关于“知识”这一要素的阐释中推出;文章第二段用保罗·罗默的话即引出C项的内容;由文章第二段最后托夫勒的一句话可以推出D项内容。
  故正确答案为B。
  2.5.答案: D
  解析:
  此题是细节判断题。
  文章的后三段主要谈论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现状和如何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D项内容是文章最后一句话的同义替换,故选D。
  A项“广大沿海地区”的表述将范围扩大,文中提到的是东部沿海地区的“某些城市”;B项“只有西部地区”表述错误,文章说的是“我国还没有摆脱传统产业的束缚”,并没提具体是哪些地区;C项属于主观臆断,文章只提到东部某些地区有新型经济,并没有说只有东部有新兴经济,而西部没有。
  故正确答案为D。
  3.1.答案: B
  解析:
  根据语境,谢总听到父亲说的话,想要纠正却欲语又止,此处要填入的词语表示谢总的心理感受比较难受,感情色彩偏向消极,“黯然神伤”最合语境,表示形容由于心情沮丧而面带感伤的神色。因此,答案为B。
  3.2.答案: A
  解析: 文段中提到“自从她的小妹妹出嫁后,家里剩下年老的爸妈,父亲开始不爱说话”,并不是以前不爱说话。因此,答案为A。
  3.3.答案: C
  解析: 文段中提到“一掷万金为父亲庆贺,不如在天黑的时候常回到父亲身边。谢总非常后悔。”可知,谢总后悔的原因是没常回家看看父亲。因此,答案为C。
  3.4.答案: B
  解析: 文段中提到“在‘没有父亲的父亲节’里,通过回忆,让父爱洗涤心灵,更能感受到父爱的温暖。”可知,《没有父亲的父亲节》这篇文章留给本文作者的感受是父爱的温暖。因此,答案为B。
  3.5.答案: D
  解析: 文段最后一句提到“其实,节日本身就是一份礼物”,是给了人们相聚的机会和理由。因此,答案为D。
  4.1.答案: D
  解析:
  根据文段第一句话“所谓热污染,是指现代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排放的废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热污染可以污染大气和水体。”可知A选项正确。由原文“在工业发达的美国,每天所排放的冷却用水达4.5亿立方米,接近全国用水量的1/3;废热水含热量约2500亿千卡,足够2.5亿立方米的水温升高10℃。”可知作者以工业发达的美国为例说明“热污染”的主要来源于工业废热,那么显然,愈是工业发达的国家,“热污染”愈严重。所以B选项正确。由文中“火力发电厂、核电站和钢铁厂的冷却系统排出的热水,以及石油、化工、造纸等工厂排出的生产性废水中均含有大量废热。这些废热排入地面水体之后,能使水温升高。”可知“地面水温升高是废热对水体污染的直接表现”,所以C选项正确。故排除A、B、C。由原文最后一段可知,造成热污染最根本的原因是能源未能被最有效、最合理地利用,而不是对能源的利用缺乏先进的技术造成的。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4.2.答案: D
  解析:
  A选项对应第三段的第二句内容“按照热力学定律,人类使用的全部能量终将转化为热,传入大气,逸向太空”,所以A选项正确。B选项对应第三句的“使地面反射太阳热能的反射率增高,吸收太阳辐射热减少,沿地面空气的热减少,上升气流减弱,阻碍云雨形成,造成局部地区干旱,影响农作物生长。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C选项依据第四句“近一个世纪以来,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不断增加,气候变暖,冰川积雪融化,使海水水位上升,一些原本十分炎热的城市,变得更热”,所以C选项也是正确的。因为文中第三段最后只提及全球气温的变化,并未对城市和农村进行比较。所以不符合原文的是D选项。故本题正确选项为D。
  4.3.答案: B
  解析:
  文章的第一段首先介绍热污染的定义及其危害,然后论述危害之一对水体的危害。第二段介绍另一种危害——对大气的危害。第三段指明“热污染”的根本原因同时呼吁人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防治热污染。所以文章的主要内容是热污染危害严重,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加以防治。B选项最符合文章的主旨,故本题选择B。
  5.1.答案: C
  解析:
  据提问可知此题为细节判断题。
  由文章第二段“如果在此把它精确化……客体是模糊的”可知,C项描述的不是模糊语言,而是把其精确化后的语言,说法正好相反。
  A、B项是文章第一段中“模糊语言是一个语言概念……表述事物的准确性”的同意替换;至于D项,文章第二段末尾举了“一再强调”的例子,说明表面上模糊的“一再”比其他任何能确指的频率在表述效果上都更有力,以典型的个例也能推出“模糊语言”的实质。故正确答案为C。
  5.2.答案: D
  解析:
  此题为细节判断题。
  文章第三段介绍的是“语言模糊”,举了“这件事发生在大约10年前的某一天”这个例子后总结语言模糊的一个特点“这是客体上模糊和表述过程精确化的相对应。”而D项说法正好相反。
  由第三段“语言模糊不是一个语言概念,而是一种语言现象,是一种对客观事物反映含糊不清的语言现象”,“一种为客观事物和表述需要是精确的,而表述语言却是模糊的”,“这就是客体上和实际表述需要的确定与表述过程的模糊性的相对应”可知,A、B、C三个选项全是对“语言模糊”的正确解释。故正确答案为D。
  5.3.答案: A
  解析:
  考查根据文章意思选择实词填空的能力。
  这是对全文总结性的一段话,主要表述了模糊语言的两种“对应”,即“语言概念内涵和外延的模糊性与所反映客观事物的模糊性相对应”和“语言概念内涵和外延的模糊性与表述需要的模糊性相对应”,从而指出了模糊语言的实质。即模糊与模糊相对应,精确与精确相对应。因此前两空都应填“模糊”与前面“客观上的模糊”相对应,后两空都应填“精确”与“客体上的精确”相对应。故正确答案为A。
  5.4.答案: B
  解析:
  据提问可知此题为细节判断题。
  根据文意,“语言模糊”有两种情况:一种为客观事物和表述需要是精确的,而表述语言却是模糊的;一种为客观事物和表述需要是模糊的,而表述语言却是精确的。B项中一些数字看似精确,如200米、1500亿吨、三分之一等,而实际反映出的事实却是概括性的,所以它只属于“语言模糊”的问题。
  A项“近年来”、“很有影响的”、“频繁”都是很模糊的;C项用一系列精确的数字反映出一个精确的事实;D项“过去十年中”、“大幅”、“加大”、“长期”、“加重”都是模糊的,都属于“模糊语言”。故正确答案为B。


点击分享此信息: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
CopyRight 2017 http://www.ahgk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