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网 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安徽公务员考试网 >> 安徽公务员行测资料 >> 言语

2016年安徽公务员考试片段阅读精选题库(2)

发布:2016-02-22    来源:安徽公务员考试网 字号: | |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1.有科学实验表明,大多数人并没有同时处理多项任务的能力。只要一上网,人们的工作记忆就会严重超载,导致大脑额叶难以聚精会神地关注任何一件小事。同时,由于神经通路具有可塑性,上网越多,对大脑适应精力分散状态的训练就越多。这也是为什么习惯上网的人,只要离开互联网,就会感到无所适从。大脑的全面发展要求我们既能迅速解析各种信息,又能无拘无束的沉思冥想;既要能在互联网数字又要能隐退到田园中静思遐想。今天的问题在于状态之间保持平衡的能力。

    下列说法与这段文字相符的是:

    A.网络限制了人类大脑的全面发展能力

    B.网络使人们处理多项任务的能力衰退

    C.上网会使人的记忆力下降,精力分散

    D.人类原本具备自由转换思想状态的能力

    2.在过去50年间,不合规范的语言使用现象激起了一场严肃的争论,一方是规范主义者,认为需要指导人们如何说话、写字;另一方是描述主义者,认为我们只能讨论语言当前的用法。规范主义者认为,有的用法是正确的,有的是错误的,推广正确的用法是坚持真理、尊敬文明的精华,纵容错误就是鼓励相对主义、粗俗的平民主义和文学的简单化。描述主义者认为,正确的规范是一种强制性的规则,语言是人类创造性的有机活动,人们应该有高兴怎么写就怎么写的自由。

    下面说法中符合描述主义者观点的是:

    A.语言的平民化应成为媒体的主流

    B.网络热词可以在更大范围内使用

    C.规范的语言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D.语言应该与时俱进

    3.心理学家发现,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受到两种基本需求的驱动:第一,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有种“一致性需求”,希望世界的运动符合我们的信仰、理念、态度、经验和预期,即使现实与我们自身的预期不一致,我们也要改变外在的证据来使它符合我们内在的期望;第二,人类需要对外在环境产生一种控制感,我们不希望自己在现实面前无能为力、无所适从,我们需要找到某种自己能够理解、控制、描述、解释和预测的可能性。

    文中的心理学发现可以解释下列哪一行为?

    A.在集体中容易产生从众心理

    B.在明知自己错误的情况下仍固执己见

    C.喜欢用“阴谋论”解释超越自己经验之外的事物

    D.在过于熟悉的环境中容易产生厌倦心理并试图改变

 

 

 

 

 


    参考答案与解析:

    1.A【解析】本题考查细节判断。结合选项应该选择A项,只有A项与原文相符。B项将文中的“没有……能力”偷换成“使……能力衰退”;C项将文中的“记忆……超载”偷换成“使……记忆能力下降”;D项将文中的“丧失……能力”偷换成“原本具备……能力”。

    2.B【解析】文段首先提出“不合规范的语言使用现象”激起了争论,提出两方面意见,即规范主义者与描述主义者对此问题的不同观点。规范主义者注重对语言使用的规范;而描述主义者对此态度更加自由。但归根结底,双方都是针对“语言使用”问题提出观点保有态度。据此分析选项。C、D两项并非涉及“语言使用”问题,故排除;A项虽涉及“语言使用”问题,但“应”一词不符合描述主义者自由开放的态度。B项对网络热词的使用属于“语言使用”范畴,且“可以在更大范围内使用”也能够体现出描述主义者对于语言使用问题的宽容与开放。

    3.C【解析】文段阐述了人认识世界的两种需求,“一致性需求”与“控制需求”,根据“我们需要找到某种自己能够理解、控制、描述、解释和预测的可能性”一句可知C项正确,人们喜欢阴谋论即为阴谋论属于自己能够理解的理论,用自己能够理解的东西来认识世界,符合文意。A、B、D项既不属于“一致性需求”也不属于“控制需求”的范畴,故排除。
 


点击分享此信息:
相关文章相关文章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
CopyRight 2017 http://www.ahgk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