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网 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安徽公务员考试网 >> 安徽公务员行测资料 >> 言语

2016年安徽公务员考试片段阅读模块练习(13)

发布:2016-04-07    来源:安徽公务员考试网 字号: | |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1.有着36亿年历史的细菌是整个生命史中的耐力冠军,是地球上最大的“适者”。在很多学者看来,无论将来人类将如何统治地球,细菌地位的改变仍然无法想象。它们的数量居于压倒性地位,种类之繁无可匹敌;它们的生活环境极为广泛,代谢模式又无可比拟。人类对于环境的破坏性行为可能招致自身的毁灭,但对于种类繁多的细菌来说毫无影响。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微小的细菌相对于人类来说生命力更强
  
  B.地球的自然环境最适宜于细菌生长繁殖
  
  C.细菌的生存繁殖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D.遵循自然规律才是人类的生存发展之道
  
  2.数字化阅读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已经成为重要的阅读方式之一。也成为当下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学习知识和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然而,与传统阅读方式相比,数字化阅读华丽的外表下面,却有一种触手可知的冰冷感。古人讲开卷有益,但当开卷变成了开机,当纸张变成了按键,当厚重的二十四史变成了电脑里一个小小的文档,我们又该如何寻找开卷阅读的乐趣呢?
  
  作者对数字化阅读的态度是:
  
  A.肯定性
  
  B.否定性
  
  C.批判性
  
  D.怀疑性
  
  3.世人心灵深处均多少缺乏安全感,都有克服这种与生俱来的不安全感的需要,人们将这种由此形成的本能的渴望称之为“救赎”。西方文化反映了游牧民族先民的感受,因而当现有的水草用罄时,要找出路永远是寻求外在的绿洲。相反的,中国文化反映了大陆性农民祖先的感受,若今年收成不好,办法不外是就地从自我努力开始,譬如修筑灌溉管道、改进土壤与种子等等,以期来年的庄稼有质与量的增进。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形成东西方“救赎”观念差异的历史背景
  
  B.东西方“救赎”观念的差异源于其文化内涵不同
  
  C.东西方文化对“救赎”有着不同的认识
  
  D.自我改良才是“救赎”的正确途径
                            

 

 

 

 


    参考答案与解析:

  1.A【解析】文段为观点+解释说明的结构,首句即表明文段重点,即细菌是整个生命史中的“耐力冠军”、“最大适者”,接下来提出学者的看法,将细菌与人类做比较进一步详细解释说明细菌生命力的强大。由此分析可知,通篇都在围绕细菌强大的生命力进行论述,故 A 项为此重点意思的同义替换。B 项为无中生有,文段表达的意思是,细菌是地球上生命力最强的,并不是说,地球的环境适合细菌生长; C 项为无中生有,文段只是在客观陈述细菌的生命力强,并没有说明人类对于细菌的生命力如何看待,更遑论是否它的生命力超过了人们想象,并且C项中未体现细菌与人类的对比,与文段的契合度不及A项; D 项,文段的重点概念为“细菌”,此项未包含“细菌”这一主题词,偏离重点。
  
  2.C【解析】本题考查立场判断。文中作者观点肯定数字阅读的便捷性。“然而”作为转折关键词,后面的语句强调“然而”之后的内容。作者用反问语气分析了数字化阅读外表华丽,有冰冷感,与传统阅读相比缺乏乐趣,由此可知作者对数字化阅读持批判性态度。
  
  3.B【解析】文段首句提出世人缺乏安全感,人们将克服不安全感的本能渴望称之为“救赎”。第二、三句分别陈述了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下不同的救赎观念。文段重点通过第二、三句的对比加以体现,即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救赎观念的不同,故B项表述正确且全面。A、C两项都没有体现文化差异这一导致“救赎”观念不同的原因;D项“自我改良才是‘救赎’的正确途径”并不是文段强调的重点。
  


点击分享此信息:
相关文章相关文章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
CopyRight 2017 http://www.ahgk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