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安徽省公务员考试逻辑填空模块练习(12)
1.定义的使命是抽象、概括出某类事物的本质特征。当定义概括不了时,本应修正定义,而有人却常常“开除”那些概括不了的同类事物,以维护定义的纯洁性,这无疑是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指鹿为马
B.削足适履
C.自欺欺人
D.掩耳盗铃
2.海军舰艇中的军辅船是大洋上的“粮草官”,虽不具备强大作战能力,却直接关系着远洋保障。但是,目前中国仅有四艘综合补给舰在海军服役,维持日益______的远洋训练、护航和演习,显得有些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漫长 顾此失彼
B.复杂 无能为力
C.繁重 捉襟见肘
D.艰苦 苦不堪言
3.普及历史知识,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专业的史学论著,可以是各种形式的历史讲座,也可以是影视剧。但在多种多样的形式中,有一点应是______的,即在处理历史题材、普及历史知识的时候需要尊重历史真实、需要对历史发展的大势抱有 ______之心,而不能______地凭自己的喜好去“创造”。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基础 畏忌 捕风捉影
B.普遍 敬重 自以为是
C.共同 畏惧 空穴来风
D.共通 敬畏 随心所欲
参考答案与解析:
1.B【解析】与文段中“‘开除’那些概括不了的同类事物,以维护定义的纯洁性”对应,B项“削足适履”的“削”字恰好体现出“开除”之意,而“履”则为纯洁的定义。故基本锁定答案为B。A项“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C项“自欺欺人”指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D项“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这三个词语所表达的意思与“开除”这一行为不相符,可排除。
2.C【解析】第一空A项“漫长”与“日益”搭配不当,排除。第二空,B项“无能为力”程度过重;D项“苦不堪言”意为苦得难以用言语表达,一般搭配“生活”等,用于此处语义不当。C项“捉襟见肘”意为拉一下衣襟就看见了胳膊肘儿。形容衣服破烂,生活贫困;后多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与前文“仅有”一词对应准确。
3.D【解析】文段通过“形式多种多样……但……”转折关系引导文段中心,即对“普及历史知识”要充分尊重事实。第一空,转折词“但…”引导反义观点,虽然 “形式多种多样”,却有共性。“基础”一词无中生有,排除A。“普遍”指广泛而有共同性,广泛在这里无从体现,排除B。“共同”是指相同之处。“共通” 指的是通用,也表述共性。第二空, 填入的词与前句“尊重”相对应。“畏惧”仅仅体现害怕的意思,与文意不符,排除C。第三空,代入验证,“而”引导反义,“随心所欲“是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体现不尊重,符合文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