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网 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安徽公务员考试网 >> 安徽公务员行测资料 >> 言语

2016年安徽省公务员考试片段阅读模块练习(15)

发布:2016-04-18    来源:安徽公务员考试网 字号: | |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1.近代以来,史学界发展出几种“专门之学”,即简帛学、敦煌学、徽学、黑城学等,主要对象是出土或传世的文书,包括简帛文书、敦煌吐鲁番文书、徽州文书、黑城文书,时间跨度从战国秦汉直至明清。虽然这些研究的对象多是文书,中国却并没有自己的“古文书学”,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研究是随着出土或传世文书的不断发现而逐步扩大兴盛,却又各自为界。所以,只有在文书数量足够多、研究足够丰富、积累足够厚重、交流足够频繁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建立“中国古文书学”。
  
  这段文字主要反映了史学界怎样的研究状况?
  
  A.重考据轻分析
  
  B.重发展轻交流
  
  C.重理论轻实践
  
  D.重传统轻创新
  
  2.木版年画曾是我国民间最普及的艺术品之一,如今,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传统年画几乎已无迹可寻。这些改变,不仅使年节少了许多味道,也使木版年画的手工技艺面临生存的危机。如果其不能应世而变,终将成为博物馆里的标本。但从文化遗产的角度看,木版年画又不应在商业过程中肆意改变,那么与社会适应又不失人文内涵就成了新的课题。
  
  这段文字想要传递的信息是:
  
  A.年画的传统功能减弱但文化价值依然存在
  
  B.传统技艺如何在市场竞争中保持其生命力
  
  C.木版年画需要在保留传统的同时进行创新
  
  D.生活方式的变化导致木版年画正逐渐衰退
  
  3.语言文字功底扎实,大致意思是要求学者能较好地掌握研读经典和撰写论文所需要的语言文字。这一点具有普适性,而对于研究传统文化或西方文化、印度文化的学者来说尤其重要。没有扎实的古文字功底,不熟练掌握英语、梵文等外语,仅从白话本、汉译本这些第二手资料入手来做学问,固然也可以取得一定的学术成果,但不大可能成为学术大家。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掌握古文字和外语是搞好学术研究的前提
  
  B.占有第一手资料才能取得突出的学术成果
  
  C.正确解读语言文字是文化研究的关键所在
  
  D.语言文字功底影响学术研究的深度与水平
                                      
 
 
 
 
 
 
 
 
 
 
    参考答案与解析:
 
  1.B【解析】根据文段中提到的史学界发展出专门之学,却没有自己的古文书学,这些研究不断发展而逐步扩大,却各自为界,以及交流需逐步频繁,才能建立中国古文书学等信息可知,文段强调的史学界的研究情况为重发展而轻交流。
  
  2.C【解析】文段主要是在叙述木版年画目前遭遇的进退两难问题,如果不创新就会成为标本;如果肆意改变,又会失去人文内涵。面对此种情况,木版年画应“在保留传统的同时进行创新”,即C项为正确答案。B项“传统技艺”概念太过泛化;A、D两项非文段中心。
  
  3.D【解析】文段为总—分结构,首句提出语言文字功底的重要性,接着从反面进一步进行解释说明,可见作者意在强调语言文字功底影响学术的水平和深度。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D项。A项错在是“掌握研读经典和撰写论文所需要的语言文字”,并非古文字和所有外语;B项错在掌握第二手资料也可以取得一些学术成果;C项中“文化研究”只是作者举的例子,并非主旨要探讨的问题。
  

点击分享此信息:
相关文章相关文章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
CopyRight 2017 http://www.ahgk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