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公务员考试逻辑判断每日练习(2016.5.31)
1.某公司行政部人员手机使用情况如下:
①小王拨打过行政部所有人的电话;
②小李曾经拨打过小赵的电话,但是小赵不曾拨打过其他人的电话;
③不曾接听来自行政部其他人电话的人也就不曾拨打过其他人的电话。
由此可以推出:
A.小赵不曾接听过来自小李的电话
B.小李曾经接听过来自小王的电话
C.行政部曾有人拨打过小王的电话
D.小王接听过来自行政部所有人的电话
2.记者采访时的提问要具体、简洁明了,切忌空泛、笼统、不着边际。《采访技巧》一书中尖锐地剖析了“您感觉如何”等问题的弊端,认为这些提问实际上在信息获取上等于原地踏步,它使采访对象没法回答,除非用含混不清或枯燥无味的话来应付。
由此可以推出:
A.记者采访时的提问如果具体、简洁明了,就不会给采访对象带来回答的困难
B.采访对象如果没法回答提问,说明他没有用含混不清或枯燥无味的话来应付
C.采访对象只有用含混不清或枯燥无味的话来应付,才能回答“您感觉如何”等问题的提问
D.诸如“您感觉如何”这样的问题,只能使采访对象抓不住问题的要点而作泛泛的或言不由衷的回答
3.鲁国的平民都信任孔子的所有的门徒,但是没有一个诡辩者被鲁国的任何一个平民所信任,鲁国的有些平民崇文尚武。
由此可以推出:
A.崇文尚武的都不是诡辩者
B.孔子的有些门徒崇文尚武
C.崇文尚武的有些人被孔子的门徒所信任
D.孔子的门徒都不是诡辩者
参考答案与解析:
1.C【解析】利用充分必要条件。①小王拨打过行政部所有人的电话。②小李曾经拨打过小赵的电话,但是小赵不曾拨打过其他人的电话是事实信息,即已经成立的事实。③–接听来自行政部其他人电话的人→–拨打过其他人的电话。A项:小赵不曾拨打过其他人的电话,属于肯定③的后件,无法推出绝对表达的结论,A项错误;B项:虽然①小王拨打过行政部所有人的电话,但是小李可以不接听电话,所以B项错误;C项:因为①小王拨打过行政部所有人的电话,根据③的逆否规则,可推出小王一定接听过其他人的电话,即曾有人拨打过小王的电话,C项正确;D项:根据C项的分析,小王一定接听过其他人的电话,但不一定是所有人。
2.C【解析】除非这个关联词可翻译为否1→1的方式,题干最后一句话翻译为:-没法回答→含混不清或枯燥无味的话来应付,即:回答了→含混不清或枯燥无味。A选项:记者采访时的提问如果具体、简洁明了是否能给采访对象带来回答的困难,原文当中完全没有提到过,属于无中生有的选项,排除;B选项:可翻译为:没法回答→没有(含混不清或枯燥无味),否前→否后,与题干的翻译形式不一致,排除;C选项:可翻译为:回答→含糊不清或枯燥无味,与题干翻译形式一致,符合题意;D选项:说因为采访对象抓不住要点而做泛泛的或言不由衷的回答,原文说的是采用含混不清或枯燥无味不等同于泛泛或言不由衷,属于概念的偷换,并且这么回答的原因是什么题干也没有提到,因此,不符合题意。
3.D【解析】“鲁国的平民都信任孔子的所有门徒”意思是“所有孔子的门徒都被鲁国平民信任”。(1)孔子的门徒→平民信任;(2)诡辩者→–平民信任;(3)有的平民→崇文尚武。A项,崇文尚武→–诡辩者。是对(3)句肯后,无法得到绝对化推理,错误。B项,孔子的门徒→崇文尚武。前件和后件分别在(1)和(3)句,而这两句之间并无推出关系,错误。C项,有的崇文尚武→被孔子的门徒所信任。题干3个条件未涉及被孔子门徒信任的信息,故该推理无法得出,错误。D项,孔子的门徒→–诡辩者。孔子的门徒是对(1)的肯前,可以得出平民信任,而平民信任又是对(2)的否后,根据逆否规则,可以推出“–诡辩者”,推理成立,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