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网 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安徽公务员考试网 >> 安徽公务员行测资料 >> 言语

2017年安徽省公务员考试片段阅读模块训练(9)

发布:2016-06-08    来源:安徽公务员考试网 字号: | |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1.人有自由意志,即主观判断,个人偏好和选择。从心理学研究来看,越是努力获得的成功,越让人感到幸福;越是需要思考的事物所带来的成功,越让人幸福;越是经过自我控制而得到的满足,越让人幸福。心理学家的追踪实验发现,越是能够忍耐自己冲动的孩子成年以后更容易考大学,更容易结婚,更容易获得博士学位,而那些忍不住马上满足自己欲望的孩子更容易退学,更容易离婚,更容易受挫折。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人为成功所付出的努力和其获得的幸福感成正比
  
  B.对自由意志的控制程度决定了人们感到幸福的程度
  
  C.幸福作为一种主观体验可用心理学方法进行探索
  
  D.从小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对他的成长至关重要
  
  2.转植酸酶基因玉米主要用于饲料加工,内含的植酸酶可以分解饲料中的植酸磷,能够释放可被动物利用的无机磷;同时,可减少动物粪便中磷的含量,减轻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减少以工业发酵方式生产植酸酶时对厂房、设备、能源的投入。因此,以玉米为载体生产的植酸酶直接用于饲料加工,实现了以环保、节能的农业生产方式生产“绿色”磷的梦想,具有巨大的产业优势和应用前景。
  
  对这段文字理解正确的是:
  
  A.转植酸酶基因玉米饲料加工技术已相当成熟
  
  B.用转植酸酶基因玉米加工饲料符合现代绿色农业的环保理念
  
  C.种植转植酸酶基因玉米投资少,收益大
  
  D.以玉米为载体的植酸酶生产方式将取代现代工业发酵方式
  
  3.心理学家发现,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受到两种基本需求的驱动:第一,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有种“一致性需求”,希望世界的运动符合我们的信仰、理念、态度、经验和预期,即使现实与我们自身的预期不一致,我们也要改变外在的证据来使它符合我们内在的期望;第二,人类需要对外在环境产生一种控制感,我们不希望自己在现实面前无能为力、无所适从,我们需要找到某种自己能够理解、控制、描述、解释和预测的可能性。
  
  文中的心理学发现可以解释下列哪一行为?
  
  A.在集体中容易产生从众心理
  
  B.在明知自己错误的情况下仍固执己见
  
  C.喜欢用“阴谋论”解释超越自己经验之外的事物
  
  D.在过于熟悉的环境中容易产生厌倦心理并试图改变
                                                          

 

 

 

 


    参考答案与解析:

  1.B【解析】文段首句阐述何为“自由意志”,之后从心理学角度建构了“自由意志”与“幸福”之间的关系,最后具化“幸福”的概念做进一步论证。故文段重点强调“自由意志”与“幸福”之间的关系。结合选项可知,B项为文段中心的同义替换。A、C、D三项均未包含这两个主题词。
  
  2.B【解析】本题为细节判断题,将选项内容与文段一一对应。A项“转植酸酶基因玉米饲料加工技术已相当成熟”的说法没有根据;B项由“因此”之后的中心句——“实现了以环保、节能的农业生产方式生产‘绿色’磷的梦想”可知为正确选项;C项偷换概念,文中提到“可以减少以工业发酵方式生产植酸酶时对厂房、设备、能源的投入”,并非“种植转植酸酶基因玉米投资少,收益大”;D项“将取代现代工业发酵方式”的说法程度过重,为过度推断。
  
  3.C【解析】文段阐述了人认识世界的两种需求,“一致性需求”与“控制需求”,根据“我们需要找到某种自己能够理解、控制、描述、解释和预测的可能性”一句可知C项正确,人们喜欢阴谋论即为阴谋论属于自己能够理解的理论,用自己能够理解的东西来认识世界,符合文意。A、B、D项既不属于“一致性需求”也不属于“控制需求”的范畴,故排除。
  


点击分享此信息:
相关文章相关文章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
CopyRight 2017 http://www.ahgk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