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安徽公务员考试片段阅读模块训练(38)
1.行业收入差异反映了行业壁垒的存在,其给予社会的直接影响就是个人的价值可能是无用的。在市场经济社会,最有价值的本是人才,一个人只要有能力,在不同行业都应该能够得到社会的承认,但是在行业壁垒存在的现实中,个人的价值让位于行业的价值,个人的价值由行业的价值体现,而不是由个人体现,当然此种情况下行业的发展也将受到制约。同时,由于进入行业的机制并不是自由竞争,行业收入差异还将让人们看到公平的缺失和缺位——那些没有能力但有关系进入高收入行业者,他们仅仅因为能够进入而成为了更有价值的人。
这段文字旨在说明:
A.行业壁垒的存在体现了用人机制的不公
B.个人价值的高低不应该由行业价值来评估
C.行业收入差异使人们对个人价值的评判发生扭曲
D.行业壁垒使得真正的人才往往被拒之门外
2.目前,IBM公司研发的电脑沃森战胜了美国电视智力节目《危险边缘》的两名人类常胜将军。一时间,很多网友担心,电脑越来越像人了,将会超越人类智慧。从深蓝到沃森,人工智能又向前跨越了一大步。电脑会代替人脑吗?近几年,每次有电脑战胜人脑的事发生,都会有“终结者”之类的担忧。甚至有人认为,电脑的计算速度正变得越来越快,不久的将来电脑将能够模拟人脑、产生意识,并最终替代人类。
作者对于“电脑替代人脑”这种观点的态度:
A.作者认为人工智能技术有可能实现电脑模拟人脑
B.看不出作者是否认同“电脑替代人脑”这种观点
C.认同这种观点,因为人工智能技术不断超越人类智慧
D.不认同这种观点,因为人类是人工智能技术的主宰者
3.蒙田说:“初学者的无知在于未学,而学者的无知在于学后。”意思是说,第一种无知是连字都不识,当然谈不上有学问;第二种无知却是错读了许多书,反而变得无知。“初学者”的无知容易辨别、也容易避免,但是“读书读得越多越好”的错误观点似乎更能迷惑人。因此有必要审慎选择阅读的书目,以免读得越多就偏离得越远。
根据这段文字,“初学者的无知”和“学者的无知”:
A.都是缺乏正确引导造成的
B.既容易区分又经常被混淆
C.都是求知过程中难以避免的
D.是两种不同学习经历的反映
参考答案与解析:
1.C【解析】文段为总分结构,首句表明观点,即行业收入差异对社会的直接影响是个人价值的无用。随后以“同时”为标志自动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论述个人价值让位于行业价值,个人价值由行业价值体现,故“个人价值无用”;第二个方面论述行业收入差异导致公平的缺失和缺位,即个人能力与价值不如“关系”更有用,换言之“个人价值仍是无用的”。故文段重点围绕着行业收入差异与个人价值的关系展开论述。结合选项可知,C项包含这两个主题词,且观点为文段内容的同义替换。A项和D项是围绕“行业壁垒”展开论述,文段的主题词为“行业收入差异”与“个人价值”,偏离中心,均排除。B项对应“同时”之前解释说明的内容,非重点,且没有包含主题词“行业收入差异”,排除。
2.B【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此题考查作者对于“电脑代替人脑”这一观点的态度。但文段中出现的都是“很多网友担心”“‘终结者’之类的担忧”“甚至有人认为”,文段的这些观点都不是作者自己的。作者的态度在文段中并未体现。
3.D【解析】细节判断题,与原文一一对应。A项错在由“连字都不识,当然谈不上有学问”可知,“初学者的无知”是因为知识的匮乏而导致的无知,而非缺乏正确的引导造成;B项无中生有,“两者既易区分,又易混淆”无法从原文得出;C项由“‘初学者’的无知容易辨别、也容易避免”可知其错误;“初学者的无知”反映的是刚开始学习时的无知,“学者的无知”反映的是错读了许多书后的无知,两者属于不同的学习经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