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网 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安徽公务员考试网 >> 安徽公务员行测资料 >> 判断

2017年安徽公务员考试逻辑判断模块训练(48)

发布:2016-11-07    来源:安徽公务员考试网 字号: | |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1.格陵兰岛是地球上最大的岛屿,形成于38亿年前,大部分地区被冰雪覆盖。有大量远古的岩石化石埋藏在格陵兰岛地下,它们的排列就像是一个整齐的堤坝,也被称为蛇纹石。通过这些蛇纹石,人们可以断定格陵兰岛在远古时可能是一块海底大陆。
   
    补充以下哪项作为前提可以得出上述结论?
   
    A.蛇纹石是两个大陆板块在运动中相互碰撞时挤压海底大陆而形成的一种岩石
   
    B.这些蛇纹石化石的年代和特征与伊苏亚地区发现的一致,而后者曾是一片海底大陆
   
    C.蛇纹石中碳的形状呈现出生物组织特有的管状和洋葱型结构,类似于早期的海洋微生物
   
    D.由于大陆板块的运动才创造出了许多新的大陆,在板块运动发生之前,地球上绝大部分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
   
    2.分手不仅令人心理痛苦,还可能造成身体疼痛。美国研究人员征募40名志愿者,他们在过去半年中被迫与配偶分手,至今依然相当介意遭人拒绝。研究人员借助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观察志愿者的大脑活动,结果发现他们对分手等社会拒绝产生反应的大脑部位与对躯体疼痛反应的部位重合,因此分手这类社会拒绝行为会引起他们躯体疼痛。
   
    得到上述结论,隐含的假设是什么:
   
    A.个体对于疼痛的感受与社会应激事件有密切关系
   
    B.功能性磁共振技术是目前进行大脑定位的常用方法
   
    C.个体情绪等心理过程的改变能影响其生理反应
   
    D.生理与心理反应可以通过大脑产生关联
   
    3.碳纳米管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自行车和球拍等产品生产中。但是近日研究发现,长期从事生产碳纳米管工作或利用该材料制造其他产品的工人,有可能因吸入碳纳米管而致癌。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研究发现:
   
    A.研究表明,容易引发癌症的是一些较长的碳纳米管,这可能是因为它们更容易卡在肺部或腹部细胞间的空腔中
   
    B.在使用体外培养的人体皮肤细胞进行实验时显示,碳纳米管可以进入细胞内部,降低细胞自身的免疫能力
   
    C.动物实验显示,如果碳纳米管大量进入实验鼠的腹部,约有10%的实验鼠会在一年内患腹腔炎症
   
    D.石棉是国际癌症组织确认的致癌物质,而碳纳米管在化学分子结构上和石棉存在一些相似之处
                                                  

 

 

 

 

 

    参考答案与解析:
 
    1.A【解析】论点:格陵兰岛在远古时可能是一块海底大陆。论据:大量远古的岩石化石埋藏在格陵兰岛地下,被称为蛇纹石。A项,蛇纹石是两个大陆板块挤压海底大陆所形成的一种岩石,在蛇纹石和海底大陆之间建立了联系,说明这原来就是海底大陆,当选;B项,年代和特征一致,但后者是海底大陆但是不代表前者的蛇纹石一定是海底大陆,排除;C项,蛇纹石中的生物组织类似于早期海洋微生物不能证明一定就是海洋微生物,排除;D项,没有提到蛇纹石的事,更不能证明这就是一个海底大陆,排除。
   
    2.D【解析】本题论点是分手会导致躯体疼痛;论据是研究人员通过观察大脑活动发现分手和感受疼痛的大脑反应部位重合。A项“社会应激事件”不属于心理反应,B项“功能性磁共振技术”属于无关项,C项只说明了心理对生理的影响,支持结论。D项说“生理与心理反应可以通过大脑产生关联”,突出了大脑在生理和心理联系中的作用,加强效果比C项更好。
   
    3.A【解析】论点:长期从事生产碳纳米管工作或利用该材料制造其他产品的工人可能因吸入碳纳米管而致癌。论据:无明显论据。A项:“容易引发癌症的是一些较长的碳纳米管”,其中较长的碳纳米管是纳米管中的一种,同时说明较长的碳纳米管容易引发致癌;“更容易卡在肺部或腹部细胞间的空腔中”解释了较长碳纳米管致癌的原因,通过解释说明的方式说明“可能因吸入碳纳米管而致癌”,增加新论据,从而支持论点;B项:说明碳纳米管可以进入细胞内部,降低细胞自身的免疫能力,并不能说明降低细胞自身的免疫能力会致癌;C项:例证说明的是“患腹腔炎症”的几率和周期,而题干说癌症,属无关选项;D项:通过石棉和碳纳米管分子结构上存在相似之处类比论证碳纳米管是致癌物质,但是:①分子结构上的相似是否能够致癌不明确;②碳纳米管可能致癌的方式为吸入,但是石棉致癌方式未知,综上,D选项为一个不明确选项,不能类比得知碳纳米管致癌。查阅本题的原文可知,碳纳米管致癌是由于细小纤维而引发致癌,细小纤维和选项中的分子结构为不同概念,因此再次验证D选项为命题人偷换概念故意为之。
   


点击分享此信息:
相关文章相关文章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
CopyRight 2017 http://www.ahgk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