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安徽公务员考试片段阅读模块训练(80)
1.最新研究显示,所谓“好胆固醇”也许并非真的那么好。研究引用大量基因资料,发现俗称“好胆固醇”的高密度蛋白型胆固醇(HDL)水平即使升高,对降低心脏病的风险并不低于天生HDL水平较低的人士。如果HDL真的有助于降低心脏病风险,前者患心脏病的机会应该较低。没有参与研究的学者对相关结果感到不安。
下列哪项最适合做这段文字的标题?
A.遗传因素与心脏病
B.心脏病研究的新发现
C.“好胆固醇”或并不存在
D.胆固醇对心脏病的影响
2.汉语西文字母词被汉语词典收录的历史已有100多年,收录字母词早已是汉语词典和工具书编纂的惯例和通行的做法。1903年出版的《新尔雅》在正文中收录了“X光线”一词,这是汉语词典首次收入字母词。在辞书史上,这部词典是近代中国最早的一部新语词词典,它虽然还不是纯粹现代意义上的汉语词典,但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
这段文字介绍《新尔雅》的目的是:
A.总结西文字母词在汉语词典中的收录规律
B.说明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早有先例
C.论述其对于近代以来辞书编纂的影响
D.探讨汉语词典收词规律的历史演变
3.《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明确规定,赡养人应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而专家表示,应当大力倡导赡养人经常看望慰问老人,但如何入法,语言上要仔细推敲。
下列作为选文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A.请关注老年人的精神赡养
B.“常回家看看”如何入法
C.精神赡养是道德更是法律
D.“常回家看看”或入法律
参考答案与解析:
1.C【解析】文段围绕“好胆固醇”展开,通过举例说明了所谓的“好胆固醇”对心脏病的效果几乎没有。也就是说,好胆固醇也许并不好,C项的描述最为贴切。A、B、D三项均未体现文段的重点概念“好胆固醇”,故排除。
2.B【解析】文段首先指出汉语词典收录字母词的历史已有100多年,然后以《新尔雅》中“X光线”一词的收录为例,说明这是汉语词典第一次收录字母词。由此可知,文段介绍《新尔雅》的目的是为了说明汉语词典收录字母词早有先例。
3.D【解析】标题填入题即为中心理解题的变形考查,需要在分析文段中心意思的基础上尽量做到短小精练、有吸引力。文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与专家建议两方面,共同得出“应该多看望老人”这一结论。B、D两项中的“常回家看看”对比之下更生动形象,适合作为标题,故排除A、C两项。B项为强迷惑项,虽文段末尾提及“如何入法”一事,但把握文段中心不能简单从某一分句草率判断,而是必须对文段进行宏观把握。通读文段可知,重点并非在“如何”入法,文段并未具体论述“如何”这一方式,而是对“常回家看看”的积极倡导,由此可知,这一倡导有可能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D项中“或”字体现出入法的可能性,表述较为准确。
